当前位置:河水流年>其他类型>四合院之赤脚医生> 第391章 119人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91章 119人(2 / 3)

,何雨柱,于菊花,于菊花的女儿何花,刘铁锤,刘钢蛋,刘铁锤的媳妇.....”

林林总总,再加上自己和李小妹,卫东,卫国,算了一下,一共是92个人。

李东来接着说道:“把你父母还有你姑家都请去。”

丁秋楠点点头:“我父母,大姑,姑父,再加上两位表弟,一共是五人。”

李东来:“还有秦家沟的,公社等待11月份,好像要修水渠,就只请村长,秦奋,秦大叔,他们三个人。对了,顾慎也要请。”

丁秋楠把这些名字记录下来后,接下来便是实验室的同事了。

“十一位研究员,张青翠,巴菲特,花婷,对了,还有张书记。”

全部都记录下来后,丁秋楠查了一遍人数,忍不住吞咽一下口水,看着李东来说道:“东来哥,总共是115人。”

“115人?不算太多啊。”李东来挑着眼皮想了半天,勐地一拍手:“对了,把轧钢厂和街道办的同志忘记了。轧钢厂的杨厂长,焦院长还有刘芳护士,街道办的王主任,都要去。”

丁秋楠只能把这些名字都记在了纸上。

李东来接过纸看了半天,确定没有遗漏后才算放下心来。

他把稿子折叠好,放在口袋里,然后脱去外套,一脸坏笑的看着丁秋楠。

“媳妇儿,你不是说想要个女儿吗?咱们得继续努力!”

丁秋楠小脸红成了苹果,站起身,拿了一卷子卫生纸塞到枕头下。

夜静悄悄,隔壁的何文慧劳累一天,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,听到隔壁传来了一阵奇怪声响,她神情有点茫然,可是等了一会,她似乎想起了什么,小脸一下子红了。

抓住被子把头蒙在了里面,只是过了几秒,她又把脑袋伸了出来,把耳朵凑到墙壁上。

听着隔壁传来起伏不定的声响,何文慧的眼神有些迷离。

-----------------

瑞典,斯德哥尔摩,瑞典皇家科学院。

哈比卜·波尔森一大早便赶到了办公室,在走廊里,他见到每一位同事都要停下来打一声招呼,脸上笑意不断,看起来心情很好。

也难怪,就在昨天,哈比卜·波尔森通过中间人把诺奖投票的小插曲撰写成文章,卖给了伦敦的《太阳报》,拿到了高达1000英镑的报酬,这个价格可比他把文章卖给斯德哥尔摩本地的报纸要高上五倍。

有了这些钱,等忙过这阵子,他就能带着太太去夏威夷旅游了。

她太太的愿望是在美丽的沙滩上漫步,而哈比卜·波尔森则想看草裙舞。

进入办公室里,哈比卜·波尔森刚坐下,一位联络员便敲开了他办公室的门,把一份电报放在了办公桌上。

“哈比卜·波尔森,这是来自李东来的电报,跟参与宴会的嘉宾有关,麻烦你递交给组委会。”

“先放在这里吧,今天经济学诺贝尔奖要公布了,我得在第一时间给获奖者打电话。”哈比卜·波尔森满不在意的说道。

联络员神情有些为难,低声说道:“我还是劝你先看一看,李东来邀请的人数好像有点多。”

“多?咱们的皇家宴会大厅,足以容纳两千人,还怕不能给宾客安排位置吗?.....啊,119人....确实太多了。“

哈比卜·波尔森拿起电报,也被上面的数字惊住了。

一般来说,诺奖获得者邀请的都是自己的家人,或者是老师之类的,最多也不超过十个人。

虽然宴会大厅有位置,但要诺奖组委会总得给宾客提供五星级酒店和餐食吧?

诺贝尔奖之所以能传承数百年,跟诺奖组委会的抠唆是分不开的,他们除了必要的开支,一分钱都舍不得浪费。

这东方人明显是来白嫖的!

哈比卜·波尔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立刻拿着电报敲开了诺奖组委会胡克教授办公室的门。

胡克教授是诺奖委员会的副组长,负责颁奖典礼和宾客的接待工作。

哈比卜·波尔森把电报摆在胡克教授的桌子上:“教授,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李东来发来了宾客名单,足足有119位,我们该怎么办?”

“119位....”胡克本来正在撰写晚宴上的发言稿,此时也放下笔,抬起头,双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。

哈比卜·波尔森点点头:“我从头到尾,数了两边,你也知道我是巴黎大学数学系的硕士生,不会数错的。”

“实在是太多了啊!”

“是啊,怎么能这么多呢?我简单的计算了一下,每一位宾客按照500美元的接待标准,咱们组委会要多花费五万多美元。”

胡克点点头:“还有,往返的机票费你没有计算,这一百多人几乎够一个航班了,往返至少要三四十万美元。”

哈比卜·波尔森忍不住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