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水流年>都市言情>长安好> 254 他也记挂身在江南的人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54 他也记挂身在江南的人(2 / 3)

张供词,他才得以格外顺利地揪住了赵赋的把柄,实在省事省力。

这次则更加省事了,他本是来捉拿李逸的,但连李逸的衣角都没碰着呢,便有人帮他将差事办妥当了。

「说来,魏某两次为钦差,皆得圆满完成差事,实在要多谢常娘子。」他笑着道:「常娘子怕不是魏某的福星。」

他口中半真半假玩笑着,思绪却一度飘回到合州初识之际,一时难以抽离。

看着面前烤火的少女,他忽然又想到寺中那个雨夜里,崔璟的那句「抱歉,我不能说」,及那座神秘的天女塔。

「我也要多谢魏侍郎。」常岁宁道。

魏叔易笑着看她:「常娘子谢我什么?」

「谢你让我杀了李逸。」

「谢我不曾拖累与你么?」

二人几乎同时开口。

常岁宁看他一眼:「都有吧。」

魏叔易便又笑起来,笑声爽朗疏阔。

「不过,说到杀李逸,他口中那徐正业的要秘……」他好一会儿才停下笑声,伸出双手放在火堆上方烤着,他的手如其人,十指骨节修长,肤色白皙温润,一看便是只用来执笔的手。

他不紧不慢地道:「我令人审问了那幕僚,据他最后吐露,徐正业的要秘便是生性好美色……」

徐正业好美色算什么要秘?

常岁宁:「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要秘,倒是难为他了。」

再审下去,就差将徐正业每日都要吃饭喝水上净房这一连串的秘密抖出来了。

这幕僚也是倒霉,跟了这么一个主公,临死之前还给他挖了个坑。

但想到李逸所为,多受幕僚怂恿,常岁宁不免觉得,二者是为互相成就,倒也没有谁更倒霉一说。

「不过,此人倒招认出了一件紧要之事……」魏叔易神色正了些:「他称李逸之所以能密杀贺危,是因提早便知晓了圣人易帅的打算,及将要顶替他的人——据说是得了一封密信告知,但李逸也不知信是何人所写。」

此一点常岁宁已经从李逸口中知晓了,此刻便道:「所以,京中必有内女干,只在朝堂之中,天子近旁。」

否则不可能提早知晓如此隐秘的消息。

魏叔易下意识地看向她:「这内女干……常娘子是否有怀疑之人?」

常岁宁摇头:「我对天子近旁之事并不清楚,无从怀疑猜测。但这内女干是为何人做事,我倒有怀疑之人——」

魏叔易正色看着她。

四下有耳,常岁宁拿着拨弄火堆的树枝,在火堆旁写下了一字。

荣……

荣王府,荣王,荣王世子?

魏叔易眼神微变,低声问:「常娘子为何会有此怀疑?」

「因为他曾亲口与我说过,李逸军中有他的眼线,所以他具备传递密信的条件。」常岁宁道:「再者,此中隔岸观火,推波助澜,欲坐收渔利之人品行事作风,与我了解的他,也很相似。」

他?

荣王世子吗?

魏叔易想到那张病弱的面孔,显然,世人眼中的李录,与她方才描述的那人,几乎天差地别。

他有思索,也有好奇,她口中「与我了解的他」,是如何了解到的?

「当然,我亦只是猜测而已,并无实据,你们当心探查提防即可。」常岁宁最后道。

「魏某明白,我会禀明圣人,当心斟别的。」

常岁宁未再说话,只拿着树枝将那个「荣」字一笔笔划去。

魏叔易看着她的动作,笑着道:「常娘子心怀社稷。」

他道:「我本还以为,常郎君之事后,常娘子待朝廷,待圣人,多少该是有些看不惯了……」

他的话很委婉,毕竟那日在孔庙她所行之事,说是同圣人对上了也不为过。

可她此时主动提及李录的可疑之处,及荣王府有可能将手伸至了何处,让圣人让朝廷加以提防。

然而,却听她道:「这二者并不冲突。」

魏叔易一怔,是指心怀社稷,和看不惯圣人与朝廷,并不冲突?

「看不惯,便要事事时时与之作对吗?」常岁宁并不否认自己对女帝的「看不惯」。

她并没有要如何报复对方的心思,在她看来,她与明后之间,始终是两清的。

当然,她也并无相助之心。

她只是在做自己想做之事,此中没有什么分明的界限,如何做,皆看她需要与否,从前如此,眼下如此,今后也会如此。

如若江南乱状果真与荣王府有关,那她唯有对事不对人。

魏叔易透过火光望向那少女。

他不免又想到今日她为贺危鸣不平时的眼神,她与贺危,此前并没有什么交集。她的不平,是对一位武将枉死的惋惜不甘。

魏叔易忽然意识到,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