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水流年>都市言情>长安好> 486 一朝断前程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486 一朝断前程(2 / 3)

:“大人稍安,不过是棚屋不慎走水。”
宋显直觉不对:“那为何无人救火!”
他定睛看,见有百姓哭喊逃窜,却被阻之火中,脑中嗡地一声,脱口而出:“……你们是要放火烧死这些百姓?!”
那副将脸色微沉:“大人慎言!”
宋显还欲再说话,紧跟着下了马车的礼部侍郎房廷走了过来,那副将抬手向房廷行礼:“见过钦差大人,卑职乃韩国公麾下副将闫承禄。”
这般自报身份,用意不言而喻。
房廷极快地皱了下眉,而后立即示意身侧下属,让后方的医士队伍缓行,不要急着靠近此处。
这举动让宋显眉心狂跳:“房大人,他们在放火烧杀患疫百姓!”
房廷抬手,打断了宋显的话。
那姓闫的副将冷笑着扫了眼这愣头青官员,朝着房廷拱了拱手,转身便走开了。
宋显心急如焚:“房侍郎……”
“宋御史可知,此行我等是奉了何等圣命而来?”房廷看着宋显,道:“平息疫乱,阻止瘟疫蔓延。”
宋显心底的焦灼突然犹如遭到冰封。
这是何意?
平息疫乱的办法,便是将人都杀了吗?
“此法虽……”房廷叹息道:“却最为稳妥。”
且此处乃是军中管辖,韩国公为圣人亲外甥,他们若因此与韩国公的下属起争执,并不是什么好选择,也没有太多意义。
“稳妥……”宋显被激红了眼角,压低声音问:“敢问,这是圣人授意吗?”
房廷看着他,摇头,眼中含着提醒:“宋御史,你我皆知,圣人从未有过如此授意——”
圣人只是让他们来解决瘟疫而已。
宋显倏地懂了——圣人不会明示,但自不缺揣摩圣意行事的臣子……如此一来,无论结果如何,圣人便永远不会出错。
这便是最高明的为君之道吗?
“宋御史此番自荐而来,圣人之所以应允,足可见圣人提拔重用之意……”房廷叹息着提醒:“此番归京交差后,宋大人必将又有升迁……”
这样前途无量的年轻人,他是很乐意多提点两句的。
宋显脑中却只在嗡嗡作响,交差?什么都不必做,冷眼旁观看着这些百姓被活活烧死,便足以很好地交差,对吗?那这差事还真是“轻松”。
宋显感觉到火势将空气烤灼变形,热浪滚滚而来,但他却从脚底生出无尽寒意。
房廷抬手拍了拍他的肩,最后道:“宋大人还太年轻……凡事还需深思熟虑,以大局为重。”
宋显退后一步,垂下眼睛,抬手施了一礼:“多谢房大人提醒,其中轻重利弊,下官皆已明晰。”
房廷放心下来,点头道:“且与我回车内详说吧……”
他说着便转了身,宋显垂首跟在他后面,往回走去。
宋显袖中十指紧握成掌,脑中无数声音交杂,官途,前程,帝心,大局……这些都很重要,随便摆一个出来,都像一座大山,足以令一个在朝堂中尚无根基的从六品官员粉身碎骨万劫不复。
背后热浪灼人,宋显依旧觉得浑身每一寸都冷得僵硬。
一声凄厉喊叫从身后传来,宋显身形蓦地一僵,仿佛觉得有一颗石子,被人拿弹弓瞄准,打在了脸上。
他再听,越来越密的呼救声,便如越来越密的石子重重地砸在他的脸上,身上——正如昔年他被明谨欺凌时那样。
彼时的屈辱无力,忽又涌上心头。
脑海中随之闪现的是那策马归京的少年储君的旧年模样。
昔日,那人将公正还给了他,是因对方有能力那样做,而他如今之力尚且微渺……
宋显猛一闭眼。
“……宋大人!”
官吏的惊呼声响起,房廷回头看去,却见宋显突然翻身上了马。
“驾!”
宋显驱马,向大火的方向疾驰冲去。
而今他能力尚且微渺……
可若他今日连这区区微渺之力都不舍得拿出来给他人求公道,来日即便身居高位,也不过注定只是那尸位素餐之辈!
他不会成为那样的人!
昔日那个被绑在树上欺辱的孩子,不允许自己成为那样的人!
“我乃钦差宋显,圣人有令,不可伤及患疫百姓分毫!违令者皆视为抗旨不遵,严惩不贷!”
宋显策马高呼,扯下腰间官牌,大声说道。
见他一身官袍,负责看守的士兵们闻言皆慌了神——圣人不准杀患疫百姓?有人会错意了吗?
涉及圣命,没人敢大意,那些身上衣物被烧破的百姓们也听到了这声喊,见那些士兵慌乱收了刀,赶忙一涌而出。
宋显跳下马,拿出自己从未展露出的“官威”:“灭火!救人!”
“本官奉圣命而来!且看谁敢生事伤民!”
他疾步高呼间,猛地推开一名发愣的士兵,扯起被踩在地上的老人。
老人艰难地起身,泪流满面:“这位大人……”
宋显搀扶间,在老人耳边急声道:“走……快走!”
老人身形僵硬一瞬,看向宋显的眼神里感激更甚,顾不得施礼,却是一瘸一拐地闯进火中,指挥着百姓逃离。
万幸此处棚屋乃是露天搭建,百姓们虽多有受伤,但尚未因吸入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